欢迎访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官方网站,今天是:

老当益壮耕耘不止

——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优秀审判员余秀平

2016-04-05 17:13

   图片1.png

    人物档案

  余秀平,1955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历任五峰法院审判员、政治处主任,2007年从领导班子成员退居二线后,没有提任何要求,也没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,而是重新投入一线,一直坚持在民二庭办案。他忠于职守,为人正直,工作积极认真,善于学习研究,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,扎实的工作态度,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。他以娴熟的法律知识和精湛的审判技巧,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倍受领导肯定、同事敬仰和当事人好评。
  致敬词
  真情细如春雨点滴无声,温暖一方热土;法律重如山岳寸步不移,勤廉以我为先。
  吃得了辛苦,经传承历艰难岿然不动;拿得稳法槌,严刑罚定量化断案如山。言行守拙,踏踏实实,心正谦和,兢兢业业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,近40年,你始终如一地奋斗着,这样的责任感从哪里来?你说,源自对党的无限忠诚、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。
  ——编者
  他忠于职守,为人正直,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、扎实的工作态度,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;
  他以娴熟的法律知识和精湛的审判技巧,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倍受领导肯定、同事敬仰和当事人好评;
  他从领导班子成员退居二线后,没有提任何要求,也没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,而是重新投入一线,一直坚持在民二庭办案;
  他就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优秀审判员余秀平。
  服务为先忠诚为民勇于担当
  从五峰法院审判员到政治处主任,近40年来,余秀平始终热爱审判工作,十分珍惜这个岗位,用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,对当事人他总是热情接待,先倒上一杯茶水,笑脸相迎,轻言细语地说理讲法,使当事人有气也消了三分,不论案件大小他都同样认真对待。
  在一起合同案件纠纷中,当被告赵某得知被起诉,立即躲了起来,余秀平经多方走访,得知赵某每天半夜才回家后连夜摸到距赵某家不远处守候。他不畏初春雨夜的寒冷,裹着大衣躲在瑟瑟的风雨中,连续守候了4个寒夜,直至第四天清晨5点多,才终于等到了赵某,后经细心调解,赵某偿还了全部欠款,原告感激不已。在一起公司解散案件中,双方当事人情绪十分激动,公司20多人不断到省市县上访,双方矛盾十分尖锐,余秀平接到此案后,他认真研究案情,周密制订审理计划,先后10多次就案件审理情况向市法院和县委汇报,同时制订了详细的维稳预案,进入审理阶段后,制订职工安置方案、召开职工大会和股东大会听取意见,先后20多次给双方当事人反复做工作,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,终于使濒临解散的公司重新恢复生产,走上健康发展之路。
  两袖清风锻造群众满意法官
  余秀平为人正直、诚实,讲原则,他坚持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做事,办事公道,作风正派。无论是在政治处工作,还是在审判岗位工作,他都能严格要求自己,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,不收受当事人一分钱财。
   除了认真公正审理自己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外,他还热情地为年轻法官释问答疑,虽然自己工作任务重,可每当年轻干警遇到问题向他请教时,他总是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,热情地与大家探讨问题,细心地传授自己的一些审判技巧和经验,帮助年轻人在业务方面尽快成熟起来,增强其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。他不计得失,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鞭策着法院每一位年轻干警。
  此外,他十分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研究,他经手办理的100多起案件,包括一些在全市有影响的复杂新型疑难案,没有一件发还重审和改判。每当办理一件新类型和典型案件,他都要根据该案件的特点认真进行总结研究,利用业余休息时间,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,积累法理知识和办案经验,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共计100余篇,大批作品获省市奖项。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办案能手,并荣立二等功一次。
  闲暇之余他还爱好练习书法,上级法院组织的书法竞赛,总有他的获奖作品。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正是他真实的写照。
  鞠躬尽瘁默默奉献偏远山区
  2007年从领导班子成员退居二线后,余秀平利用自己丰富的审判知识与经验,重新投入一线,一直坚持在民二庭办案。
  现如今,虽年近退休,但他仍然保持提前上班的良好习惯,或伏案阅卷或学习研究新法新规,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亲自在电脑上制作每一份裁判文书,力争做到毫无疏漏。
  去年10月,民庭一下受理数十件信贷案件,恰逢年底正赶结案率,分管领导正愁案件无法分配按期审结,临近退休仅两个月的余秀平主动请战承办了25件,他利用双休加班加点,赶在退休前一天高效审结了这批案件,至此他在五峰工作了38年,任主审法官25年。正如他所说“只要给我一块地,就能种出好庄稼!”只要给他一个岗位,他就能像不知疲倦的“老黄牛”一样鞠躬尽瘁,耕耘不止!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山区法官的理想和追求!
  本报通讯员 武政轩 本报记者袁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