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五峰法院一楼调解室里,经过一整天的调解,当事人张某和王某在调解笔录上签字确认,2人持续多年的离婚纠纷终于告一段落。
案情回顾
多年前,张某的丈夫因病去世,留下张某一人照料一双儿女。经他人介绍,张某认识了外乡人王某,并于2013年登记结婚,婚后男方到女方家生活,并新建附属屋,未生育子女。二人以采摘销售茶叶为生,王某在农闲时也在县城周边务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双方开始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,产生矛盾,导致夫妻关系疏离。2020年7月,张某曾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,被法院驳回,现再次向法院起诉离婚。
承办法官开庭审理后,发现经过第一次离婚诉讼后,双方关系并未改善,任何一方都没有为挽救婚姻作出任何努力,反而在法庭上为财产分割和补偿问题针锋相对、互相埋怨,可见二人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。考虑到本案被告是“上门女婿”,背井离乡到原告家中经营数年,年岁已大又未生育自己的子女,离婚后心理难免产生落差。且双方曾因矛盾发生过肢体冲突,报过警,如果案件处理不当,不仅会激化当事人的家庭矛盾,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。考虑到上述因素,承办法官反复翻阅卷宗、梳理案情,并多次通过电话、微信等在线方式耐心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。得知张某所在村委会和渔洋关镇“自信调解室”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未果后,承办法官启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,主动联系村委会网格员向巍和调解员宫自信,积极了解案件详情。
调解当天,承办法院邀请宫自信和向巍参与其中,因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分歧较大,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。承办法官、网格员、人民调解员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,对双方当事人分别从情、理、法多维度做思想工作,促使二人对财产分割各自让步。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半,经过8个小时的调解工作,最终达成一致意见。法院当庭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民事调解书。事后,人民调解员与网格员向承办法官发来信息,表示法院这次的调解为基层组织解了难题。
据了解,仅2021年6月,五峰法院就调解民事案件22件。今后,民事审判庭将继续注重对案件的实体解决,以“调解优先、调判结合”为工作原则,不断创新调解方法,努力做到定分止争,案结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