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的一个下午,22名茶农在五峰镇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的组织下,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远程视频连线,终于见到了大家寻找一年未果的被告朱某某。
据悉,朱某某系五峰某合作社实际控制人,2021年期间在采花乡栗子坪村开展中药材种植,雇请周边村民为其种植中药材,欠下大量劳务工资。经多次催讨,朱某某仍未履行,受雇村民无法联系到朱某某,便集体向法庭提起诉讼。
鉴于本案涉及农民群体性劳务工资问题,五峰镇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,迅速向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,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,考虑到该案的潜在风险和社会影响,法庭法官认为只有调解处理本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因被告朱某某已离开五峰县无法联系,调解工作曾一度停滞。后承办法官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到被告,电话询问其拖欠工资缘由。被告朱某某投资中药材生意失败,在去年支付案涉农民部分劳务工资后,再无能力继续履行。考虑到实际案情,承办法官在立案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原被告,着重讲清原告方生活的拮据、讨要工资的艰辛及被告投资失败、资金周转不足的困难,让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、互相体谅,双方初步达成调解共识。但被告现在外地谋生,短时间内无法回到五峰镇法庭实地参与调解,且涉案原告均系茶农,当下正值春茶开园采摘之际,茶农一天采茶收入可达200元左右,诉讼程序过于复杂、时间过长均会影响茶农收入。考虑到本案涉民生属性和原被告的上述具体情况,承办法官将诉讼成本降到最低,决定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,在线批量调解该案。
在法庭的组织下,原被告最终在线达成调解协议,双方通过手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确认。随后,五峰镇人民法庭法官根据线上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,22例案件仅用一个下午办结,真正做到了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。
近年来,五峰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工作,人财物向法庭倾斜,为五峰镇人民法庭增加人民调解平台等硬件设备,保障调解工作高效化、标准化。同时,五峰镇法庭为涉民生领域案件设立“绿色通道”,及时受理、优先立案;拓宽立案渠道,积极推行电话预约立案、网上立案、“移动微法院”APP立案,为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司法服务。